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头条资讯 >>疑问解答 >> 孩子频繁眨眼需警惕抽动障碍!
详细内容

孩子频繁眨眼需警惕抽动障碍!

孩子学习课业多、压力大,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发痒等症状,孩子也可能因此频繁眨眼并伴随揉眼动作。有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适当休息,这些症状就能自行缓解缓解,但事实上,儿童频繁眨眼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受眼部疾患、生理、药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

不过,也有家长反映,患儿经过眼科医生的治疗甚至多次长期治疗后仍不能缓解,有的孩子还逐渐多了其他小动作,比如做鬼脸等。究其根本原因,这类儿童的频繁眨眼可能并非是由眼疲劳、结膜炎引起的,而可能是神经精神性疾病——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部分患儿表现为难治性。起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不仅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它其实也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现在很多成年人在着急、生气的时候,会频繁地眨眼,或者嘴动得比较频繁,或者有一些重复的动作,这一般也是抽动障碍。

但是,由于社会普遍认知不足,当患有抽动障碍的儿童出现频繁眨眼、清嗓子、干咳、吸鼻或弄鼻以及肢体抽动时,常被认为是养成了坏习惯,而不被认为是疾病所致,更不会认为是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从而使确诊时间延后而耽误了治疗。

此外,基层医生或者其他专科医生也很容易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而且,部分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症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也会使家长及医生因未及时察觉到异常而延误治疗。

根据临床文献了解,抽动障碍常被误诊为多动症、结膜炎、鼻炎、鼻窦炎、咽炎、过敏性咳嗽、低钙惊厥、癫痫、舞蹈病、支气管炎等,误诊时间1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尤其在基层医院,误诊率可达73.68%。

抽动障碍的分类

抽动障碍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再细分为简单性和复杂性2类,有时二者不易分清。

40%~55%的患儿于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性抽动,被认为是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年长儿尤为多见,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抽动障碍的特点

抽动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非持久性存在,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

诊断标准

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3种类型。

短暂性抽动障碍: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病程短于1年。

慢性抽动障碍: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病程中只有1种抽动形式出现;首发抽动以来,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

Tourette综合征: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1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

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

病因病机

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遗传、免疫、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其病因还不清楚。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很可能在于皮质 - 纹状体 - 丘脑 - 皮质环路的去抑制,这些环路中抑制 - 兴奋信号的失衡被认为是产生抽动和相关症状的分子机制。

中医药治疗

对于抽动症的治疗,中医药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日益受到家长和医生的关注。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对患儿全身机能的调节,达到治疗抽动症的目的。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神经递质的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等,从而有效缓解抽动症状。此外,中药的扶正祛邪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改善身体内部环境,从而更好地抵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配合针刺、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中推荐的中成药芍麻止痉颗粒为2019年最新获批上市的药品,其研究证据时效最新,且有发表于Q1 区的高质量RCT。芍麻止痉颗粒来源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的临床经验方,他以国学哲理为指导,结合目前抽动障碍的治疗难点,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通过观象议病辨证,提取证候要素,遣药组方。其中,白芍、天麻、钩藤、蒺藜组合,能息风止痉;栀子、黄芩、胆南星配伍,能清火豁痰;酸枣仁、醋五味子合用,能安心神;灵芝、首乌藤则可固真元,由上述 11 味中药材炮制而成的芍麻止痉颗粒,配伍和合、增效减毒、形神共治。研究显示,本药与抽动障碍指南一线药物等效,且神经精神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一线药物,是明确可用于慢性抽动障碍和 Tourette 综合征、并可用于中重度患者的独家中成药。

温馨提示

怀疑患有抽动障碍的儿童,应到儿童专科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者综合医院的儿科、儿童行为发育科、中医儿科等地就诊。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应注意增强体质,维持规律的生活,预防感冒。多做能分散注意力的游戏,不看或少看电视、电脑,不看惊险刺激类节目及书籍。生活环境要尽量选择冷色调。家长不过分在精神上施压,少责罚,多安慰、鼓励。家长不要有攀比心理及期望值过高的思想,尽量避免家庭纷争、家庭暴力等。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兴奋性食物,不吃含铅的食物。

抽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需在18岁青春期过后评估其预后,总体预后相对良好,大部分患儿成年后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抽动症状迁延或因共患病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因此,家中儿童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正确就诊以进行规范化诊疗。

文章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网


关于我们

客服热线:010-57155789  18513485789

监督电话:15300316042

投稿邮箱:113278087 @qq.com

版权所有:华医铭爵

网站备案:京ICP备2022029728号-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

中国医药学会

中国医药协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

医药协会



客服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电话直呼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57155789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